等待处理…

“纸面服刑”曝出“灯下黑”问题

黎臻
2021年04月10日  浏览量:62

不久前,北京市纪委监委发布 关于“郭文思减刑案”中有关人员 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调查情况的通 报,详细披露了郭文思家人以直接 或通过他人请托相关工作人员并 给予款物的方式,谋求关照服刑生 活,帮助快速减刑的犯罪事实。一 条覆盖监狱系统、检察院、法院的 交易链条被斩断。一群执法不公、 执法犯法的失职失责人员被处分。 既回应了社会舆论关注,也有力震 慑了违纪违法行为。

对于郭文思的故意伤害行为,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疫情防控最 吃紧的时候,被害人由于善意,在超 市购物的公共场所提醒郭文思正确 佩戴口罩,却遭到对方的侵害伤亡。 无论是从法律原则来说,还是社会 公义层面,如此恶劣的主观犯罪行 为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必须受到严惩。然而更奇怪的是,翻 看郭文思的过往履历发现,连续 9 次减刑的改造成效,引发了公众的 强烈质疑。一个对故意杀人罪不思 悔改的罪大恶极之徒,是如何快速 减刑,进而再次实施暴力犯罪的?通 报给出了答案:14 名公职人员及重 要关系人的受贿、行贿和徇私舞弊 触目惊心,纵容了犯罪分子的恶行,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 威胁,可谓教训深刻令人警醒。

像这样的“纸面服刑”近期曝 出多起,安徽一杀人犯王某获刑 12 年未入狱,竟还在外面结婚生 子,被害人家属两代“接力”反映问 题,一封封挂号信却石沉大海。直 至 2020 年 9 月有媒体曝光了这一 蹊跷事件,才得到重视。再联系不 久前才结束罪恶生命的云南孙小 果案又牵动多少在公安、政法部门 从事“灯下黑”违法犯罪而受到党 纪国法的严肃处理。

事实上,不管是早前被曝出的 “违规减刑”还是“违规保外就医”, 都已告诉我们:没有一起司法腐败 是单个人员独立完成的,所以一定 要从公安机关到检查机关,从人民 法院到监狱,共同织牢一张惩治违 法犯罪分子的天罗地网。这张网织 得越密,违法犯罪的空间就被压得 越小;收得越紧,人民群众的公平 正义就能更好体现。可是,针尖大 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一个环节 失守,甚至就能带来一片阵地的溃 败。从监区指导员对服刑生活给予 关照,到监狱长提请减刑文书,再 到法官降低审核标准……纵观通 报全文,“打招呼”侵蚀了公正司法 的原则,“礼品礼金”动摇了党员干 部的信念,人情往来,利益纠葛让 权力变形变味。

这说明,制度不是完美的,对任 何潜在的漏洞必须及时填补,对可 能留下的窟窿必须完全堵上。确保 权力始终在制度笼子里运行,就要 把笼子扎得更紧、更完善、更有力。 该把的关口决不能放水,该守的纪 律决不能放松,对违纪违法行为露 头就要打,对失职失责的苗头发现 就要改。这还说明,党员干部的弦还 要绷紧。干警、法官、监狱长……多 名公职人员或被金钱俘虏,或被人 情所困,把党的纪律抛诸脑后,对公 正司法的职责玩忽职守,丢失了原 则底线,触犯了党纪国法。有人心存 侥幸,有人我行我素,这些人必须用 铁的纪律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 少,给民众一个交代。

以案为鉴,以案促改。“郭文思 减刑案”也好,安徽杀人犯“纸面服 刑”,还结婚生子也罢,以无辜生命 的代价发出警示“,努力让人民群众 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 义”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谁敢搞腐 败,谁就必须付出代价,而这类典型 的行贿受贿。说白了,很多时候,人 情也不过是给“权力寻租”披上的一 件外衣。因此,权力必须予以约束, 一旦它出轨了,就没有主动和被动 之分,它给法治造成的污染,给社会 公平正义造成的伤害,都是客观而 具体的。这也警示相关手握权力的 公职人员,除了人情,还有一个与之 相抗的“原则大义”。它基于法律、规 矩、职责、荣誉,你若抛弃它,终也被 它抛弃。

上篇:学党史 悟初心 续使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1-04/10/000020.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