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清净如水,一位白衣翩翩的教书先生,正引领学生们读书。一纸征召打破了眼前的宁静——如果去,就是对强权的屈服,背叛了不仕的信念;如果不去,杀身之祸就在眼前……这位教书先生,就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4月29日与30日,大型历史话剧《陶宗仪》在泗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演。据介绍,这是陶宗仪的人物形象首次登上话剧舞台。
“非常震撼,作为泗泾人,为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这样一位志士感到骄傲。”市民喻舜尧表示,提起陶宗仪,以前是只闻其名,今天有机会到现场观看,对他的高尚品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六百多年前,陶宗仪因躲避战乱结庐于泗泾南村,自称“南村先生”,授课之余垦田躬耕,将读书体会随手记录在树叶之上,积累了数十瓮树叶,著成《南村辍耕录》一书,记载了元代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这就是“积叶成书”的由来。此外,我们熟悉的寓言《寒号鸟》、成语“持之以恒”“得过且过”都是出自陶宗仪。然而他的著作被别有用心之人说成谋反……话剧《陶宗仪》反映的正是在这一特殊年代知识分子对于“仕”与“隐”,以及如何“仕”、如何“隐”的思考与抉择。剧本是由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区文联主席、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陆军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肖留共同完成。
“编剧在剧本中传递了很多文人士大夫对仕途、对人生理想、对圣人之道的独到见解”,导演李玉昆表示,《陶宗仪》这部话剧的矛盾冲突更多的是人生的抉择,面对环境造就的无助与两难,以及是否可以摆脱内心的枷锁。演出现场,大量的内心独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牛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