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到泗泾专题调研“新发展格局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相关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喆人,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少数民族界副召集人、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徐梅,区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俞根龙等参加调研。镇党委书记钟山,副书记施佩丽,党委委员董桂飞陪同调研。
泗泾镇现有涉及回族、满族、朝鲜族、土家族等30个民族成分4420人,是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近年来,泗泾积极为各民族同胞开设各类培训班,已有近700名从各类学习班顺利毕业,实现人生价值。同时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强化泗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发扬,增强同胞的归属感。
张喆人、蔡永莲一行实地考察了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泗泾镇社区学校,详细了解了泗泾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沿革、发展现状和工作成效,听取了泗泾镇社区学校“新发展格局下泗泾镇社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并开展座谈交流。
张喆人指出,泗泾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直以来走在全市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在泗泾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托泗泾社区学校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平台,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服务民族同胞、推动民族文化与泗泾非物质文化融合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希望泗泾镇持续巩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成果,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全镇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蔡永莲指出,泗泾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基层探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新,形成了“规范、赋能、引领”的工作经验,推出了诸如万名老人“掌上行”等首创性活动。希望泗泾镇进一步总结各类经验,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交流会上,钟山向市政协民宗委对泗泾工作的关心表示感谢。施佩丽详细回答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提问,她指出,泗泾镇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发展大局,在市、区两级的支持帮助下,致力于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向他们传递温暖关怀,促进各民族共建共享新泗泾。董桂飞指出,泗泾镇的发展历史具有各民族、各区域融合的鲜明特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既有优势也有特色,今后将进一步挖掘资源、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李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