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一直是泗泾镇城市治理中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然而,难点、堵点并非不可解。去年以来,泗泾镇即通过对道路进行“智能化”改造,组合搭配道路整体修缮,进一步改善了镇域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多条道路的通行能级。
叶家公路-沪松公路路口:三大措施改善拥堵、改变市容市貌
道路渠化实现车道增加:此处路口原有的车道设置为“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其中路口最右侧的车道没有明确的行驶方向,且道路使用已久,标识不清,道路通行能级不高,无法负荷当前的交通需求,时常发生拥堵现象。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镇城运中心在原先双车道的基础上,采用了阶梯式的结构,并新增一条东向西方向的“直行+右转”车道、划设了一条非机动车车道,增加道路通行能级。
扩大禁停区域,保障车辆有序通过:作为泗泾五金城出入沪松公路的重要道路,五金城内不时有车辆出入,加之道路原本通行车辆众多,行车不文明礼让往往会造成此路段拥堵。优化后,通过将原本蜷缩一半的禁停区域扩大至整条道路,实现了对行车不规范行为的约束,加强了对加塞行为的管控。
加装机非隔离栏、人非隔离栏,锁住安全,更锁住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红的、蓝的、黄的小广告布满人行道,左摇右晃的电动自行车“横行霸道”,这类不文明行为一度是困扰这段道路的城市“牛皮癣”,为此,泗泾镇前期也出动过不少人力、推出不少制度进行管控,然而此类现象始终有所反复。结合此次“道路能级提升”,城运中心在叶家公路北侧安装机非隔离带,实现了道路“硬件设施”升级,有效防止机非混行带来的交通隐患。此外,在叶家公路南侧,还安装了人非隔离带,既保证行人通行安全,更有效改善了该路段违规乱设广告牌招揽生意的乱象,市容环境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九干路-方泗路路口:精准调研、吸收意见,让工业区“老路口”散发“新枝丫”
作为泗泾北部工业区内的主干路之一,九干路方泗路附近聚集了诸如柯马等一批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多段道路区间也经过多次整修,然而,九干路-方泗路路口却保持了原有的“一进一出”两条机动车道,遇到早晚高峰,通行能力较差、拥堵严重。
通过对该路段附近企业、商户的精准调研,同时吸收社会大众对道路的意见建议,该路口进行了渠化,路口新增一条西向东“直行+右转”的车道,大大提升路口空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有不少居民反映,该路段时常有机动车乱停靠,侵占了非机动车道。为此,路两侧加装了机非隔离护栏,以有效遏制道路两旁车辆乱停、越线加塞、行人横穿马路的交通违法行为。
高技路靠近陈泾路路段:“擦擦改改”的小手术让路宽了,也没那么难开了
相对来说,高技路靠近陈泾路路段较为宽敞。但由于两侧收窄及原先的规划问题,车辆往往不得不临时改道,导致道路行驶体验感不佳,且车辆乱停现象严重。
高技路南向北行驶车流量较多,原先陈泾河桥南向北处两车道并为一车道的设置,大大限制了该路段通行能力。为此,城运中心通过“擦擦改改”的小手术进行改善,重新测量了路段距离,横向挪动了“机非隔离栏”,缩短了两侧非机动车道间距,额外加出了一条南向北行驶的车道。优化后,既有效遏制了乱停车现象,又缓解了两车道并一车道造成的拥堵现象,实现了安全通行效率最大化。
据了解,为了满足居民群众对“道路顺畅起来”的期盼,下半年还计划对佘山站周围部分路段、古楼公路部分路段等多条道路进行优化,缓解早晚高峰拥堵问题。
通讯员 平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