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历史时刻,我们缅怀无数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抛妻别子、牺牲自我、毅然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的共产党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共产党人也深深眷恋着家庭与亲人,但在小我与大我之间,个人幸福与人民利益之间,共产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王若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早年间参与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以后曾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等职,后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是著名的“四八烈士”之一。1931年11月,时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的王若飞,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囚禁达五年零七个月。在狱中,他始终坚贞不屈,时刻做好牺牲准备。1932年1月,王若飞特意写下了一封诀别信,托人转交给妻子李培之,信中写:“培之,忘掉我,不要为我的牺牲而伤痛。集中精力进行战斗,继续努力完成党的事业……永远跟着党走,要坚持真理,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要用生命来卫护党的团结,捍卫党的利益……培之,别了,我们在红旗下聚齐,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你伸出双手,来迎接我们胜利吧!王若飞1932年1月。”读完这封告别信,不难看出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者无畏、乐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今天读来,仍令人为人动容。
在个人的生死关头,王若飞谆谆嘱托妻子要“永远跟党走”。他提醒妻子要经受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用生命来捍卫党的利益。这充分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党性原则和高度的党性修养。共产党员必须对党绝对忠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原因。“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战士虽然倒下,但红旗永远不倒。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也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革命的红旗之所以不倒,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坚持的是真理,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
“刑场上的婚礼”革命烈士周文雍、陈铁军在广东江门烈士陵园墓碑上,刻有周文雍烈士就义前写的著名诗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以及陈铁军烈士的箴言:“一个革命者应该学习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气概。”
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为了践行共产主义信仰,革命先驱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般向死而生、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同样也出现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绝笔》里。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慷慨壮烈的短诗,就是年仅28岁的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写下的。面对牺牲,夏明翰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却,因为还会有众多觉醒了的“后来人”会前赴后继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实现共产主义的真理。
烈士钟奇刚新婚燕尔,被捕入狱后,他面对酷刑和死亡面不改色心不跳,在写绝笔信时,他对妻子说:“记住!记住!我最后仍是爱你的。还有一宗,你一定要再结婚。”一位革命先烈,一位连死都不怕的铮铮男子,并不能掩盖其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的一面,英雄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他们也有对人间的眷恋、对家人的牵挂,也有属于自己的铁骨柔情。但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甚至是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对待后代、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共产党员车耀先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还不忘谆谆告诫后代要以“谦”“俭”“劳”为立身之本。而可以告慰他的是,在他英勇就义后,他的女儿就将这三个字作为自己孩子的名字。
今天我们身处和平时期,鲜有革命年代那血雨腥风、生死抉择,但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钟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