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韵意三村居民区新建新能源充电桩、非机动车充电棚

赵郑瑜
2021年08月10日  浏览量:114

近年来,无论是电动自行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普及度都越来越高,然而,在一些小区,充电设备明显不足,导致供需失衡。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量满足“电车”停放与充电需求,成为当下社区工作的重点。最近,韵意三村居民区就通过改造缓解了辖区内居民的充电困扰。

充电桩立起来

新能源车也有了补给站

韵意三村居民区辖有兰花清苑、水仙雅苑两个小区,2014年起就陆续有居民开始入住。但同样由于规划早的问题,两个小区都存在充电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两个小区内汽车充电桩数量为零。此前,由于小区地面车位紧张、产权限制等原因,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的相关计划一直搁置。随着韵意三村机动车地下车库启用,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一些地上车位得到释放。

有了空间,居民区便将建设充电桩的提案重新提上了日程。居委会向国家电网提出申请,由相关专家结合小区配电房承载情况、新能源车数量,给出了每个小区各安装8个桩的建议。安装完新能源充电桩后,居委会也通过物业引导、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尽可能地让新能源充电桩发挥最大作用。“在各个新能源车位间我们安装了提示牌,同时,要求物业保安下班高峰期间尽量引导燃油车停入地下车库。”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越来越多的燃油车车主表示理解、支持,在自身有位可停的情况下,主动避免停在新能源车位上。

地上搭起“遮阳棚”

充电不再困扰

除了安装新能源充电桩以外,居民区也对两个小区的非机动车充电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以钢结构为主体,搭配宽度足以牢牢遮挡住整辆电瓶车的棚顶,同时所有车棚均安装了付费式充电插口。这样的非机动停车棚就是最近韵意三村居委会与业委会利用小区内的闲置空地建设起来的。“大夏天有了棚子,真是防暑又避雨,再也不用‘火烧屁股’了。”“停了车直接就能充电,方便、快捷,老年人不用再下地下停车库了。”

但在工作伊始,居民们也存在意见与分歧,“主要分歧集中在选址、制作工艺以及一些细节上。”韵意三村居民区工作人员表示,居民区党支部牵头,协同社区“三驾马车”先后召开大大小小会议数次。党支部组织老党员、楼组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形成小组分头开展工作。一些居民认为,停车棚选址应远离楼道,确保安全。另有一些则觉得,停车棚规划应尽量靠近楼道,方便随时取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居民区党支部提出,在原有划定的停车线上直接加盖停车棚,一方面能够保留社区居民出行习惯,另一方面,原先规划停车线时已考虑过点位、距离问题,能够确保安全等问题。经过讨论、协商,这样的意见一下子得到了不少居民的赞同。

此外,通过四五家厂商报价比对并征询居民意见后,居民区选取了一家厂商进行试点,搭建了样板车棚,得到社区居民表决统一后,大规模的建造工作才正式开始。

目前,兰花清苑、水仙雅苑两个小区共新增非机动停车棚14个,增加充电接口达百余个,结合地下停车库等已有设施,基本满足了小区居民非机动车辆日常停靠、充电需求。通讯员 赵郑瑜

上篇:炎炎夏日,镇领导走访慰问一线员工
下篇:泗泾七期动迁安置基地开工建设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1-08/10/000191.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