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政局动荡迭起时代,1912年, 史量才接办《申报》。接办之初,他主张“无党无偏,言论自由”,避免被各方利益所牵连;真正的转折点是在“九·一八”事变之时。此后的《申报》即展现其最鲜明而又坚定的政治主张,反对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九·一八”事变第二天,《申报》就刊出了《日本大举侵略东三省》《蔑视国际法,破坏东亚和平》等新闻,大篇幅刊登战地消息八十余条;次年冬,“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史量才全力支援,组织爱国人士集会,事变爆发深夜,他连发时评,告天下以“奋起抗战”。他曾发表演说:“吾人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如果畏缩退避,恐仍不能保得生命财产,不如奋勇向前,抗战救国。我年近花甲,他无所求,但愿生前不做亡国奴,死后不做亡国鬼。”
以时评作为《申报》的舆论阵地,反对蒋介石内战,史量才出版了《淞沪血战回忆录》,呼吁“停战撤兵”,“追悼沪战殉难将士”,“批判国民党政府剿匪”……《申报》副刊《自由谈》更集结了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一大批左翼进步作家;彼时,报纸的发行量激增,其言论受到数十万读者的衷心拥护。因此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怒火。蒋介石严令禁止《申报》邮递,威胁史量才称:“不要把我惹火,我手下有一百万雄兵。”而史量才回应他也不卑不亢:“对不起,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
史量才自恃《申报》报址在租界之内,蒋介石奈何不了他,因此,《申报》仍坚持对国民政府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旁敲侧击予以批判。彼时,史量才及《申报》在上海的声望和地位尤甚,蒋介石又试图拉拢,委任史量才为参议会议长等要职,而史量才仍不改初衷,出席活动时并不多言,或称病请假,每逢适当时期,便字里行间透露坚持抗日,反对内战的主张。
1932年12月前后,由宋庆龄、杨杏佛等人组织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公开宣战,史量才坚决拥护,并以记者的身份出席并发表言论,号召中国新闻界同仁与其并肩战斗,坚决支持言论、出版、结社、集会自由的主张。而史量才的种种爱国行动,早已激怒了蓄谋已久的蒋介石,终于在1934年11月13日派人将其在沪杭公路上暗杀。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34年史量才遇害,《申报》伴随“反对内战,坚持抗日”统一战线主张,留下了其在近代新闻史上最辉煌的4年;而他生前常谆谆嘱咐《申报》同仁要“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的办报方针,以及“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的理念,将永远受到后人尊敬,也为抗战胜利立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