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观音洞抒怀

阮显洁
2021年10月25日  浏览量:126

王安石曾感叹:“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笔者深有同感。

观音洞,乃是四川宣汉老区樊哙百里峡的又一个“美在深山无人问”的去处。此洞位于峡口约10公里的南面山腰,洞口面对毕峭的高岩,仿佛随时都会倒下来封住洞涧,其势之恶、其态之险,令人惊叹不已。

洞内,长满了大大小小或悬或立,千奇百怪,刚柔肥瘦的钟灵石,如飞檐轻柱,似楼榭亭台,若彩阁飞鹤,像古庙寺刹,光怪陆离、相映成趣,宛如一座精心构筑的地下宫殿。洞外,仰视可见苍茫的天穹下起伏之峰峦,平视可历数对面危岩下壁布的石纹,俯视可观赏江涛中滚翻的团团雪雾……实乃自然神韵,天工巧成。进得洞,便是呈月牙形的前洞,洞口上端如帽舌探出,正中长有一形似曲虬的钟乳,翘首凌空,仿佛随时可飘飘欲去。往左探身,可闻敲击木鱼之声响。传闻,说洞中观音令一小和尚终日不停敲打,却原是一如烟如岚的水潭,似掀盖的蒸笼一般,洞壁水珠滴落潭面,发出的清脆而单调的叮咚声。沿前洞石梯拾级而上,便来到中洞,中洞宽敞空旷,可落座千人。洞顶许多硕大的钟乳石若美丽的吊灯,其状如蓬,如百合、如杜鹃,如华盖、如孔雀。其间,还有一修长纤巧的钟乳石柱,颇像欧洲古代的断臂维纳斯,形态酷肖,呼之欲应,通体雪白如膏,加之洞内水潭气雾,像裹着一件透明的素纱,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后洞有一阔大的出口,阳光从这里注入,洞内云雾水态一览无余。洞测,坐立一形象高态的白罗汉“观音菩萨”,它是石灰岩溶液经大自然精心“浇铸”而成,五官俱全,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栩栩如生,此洞因斯得名。古往今来,曾有无计其数的善男信女来此烧香拜佛,纸香残烬,历历可辨。离“观音”不远处还有一“无底洞”,雾气濛濛,愈进愈寒,至今无人穷极。游罢“观音洞”,在洞口留影,我为此景所陶醉,亦为它“无名”而遗憾。

阮显洁

上篇:初相识
下篇:桃源美景在索溪(上)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1-10/25/000295.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