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花园散步路遇“拦路虎”、接送学生“大军”堵住小区大门、人行道地砖破损严重仿佛“跷跷板”……近年来,随着小区使用年数的增加,韵意七村居民区所辖的塘和家园仁育苑、塘和家园泗滨苑两个小区“小毛小病”逐渐增多,形成了一系列居民身边的“微难题”。
如何处理好居民的“微诉求”、办好群众“微事项”?今年以来,韵意七村居民区不断推进辖区内两个小区进行“微改造”、“微更新”,统筹解决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小区内:
“微改造”让生活更舒心
漫步在小区花园里,走着走着却遇到了一排停车位当“拦路虎”,于是只好左挤右挤“蟹”行而出,如果还恰巧遇到下雨天,可能会一脚一个水坑,溅上一脚泥。这样颇为尴尬的场面,前不久还令不少居住在泗滨苑小区的居民感到烦恼。然而就在最近,这里的停车位之间居然多出了一条砖石走道。
据了解,由于小区初建的设计缺陷,泗滨苑小区中心花园走道出入口为停车位,时常造成不便。了解到该情况后,居民区对接物业公司迅速制定方案,在小花园走道出入口修建一条1米宽的延伸走道,同时,将相对宽敞的整排车位以走道为中心向两边平移,在不减少车位数量解决了居民“路难行”的小问题。
改造虽小,但却实实在在体现出了居民区对居民身边事的“上心程度”。
由于泗滨苑、仁育苑都属于经济适用房,小区楼层高、间距窄,导致了社区内低层居民的另一个难题——晾晒难题,不少低层住户习惯于在楼道、绿化带、区域内系绳晾晒,不仅影响小区美观整洁,更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件糟心事,居民区“请来”公用晾衣架,在居民的建议下,最终12个崭新的晾衣架被安装到了楼道附近的绿化带、小区空旷区域内,“微改造”让居民晾晒衣物不再为难。“现在晾晒衣物有了阳光,又有了规范的点位,生活就更舒心了。”不少居民开心地说。
小区外:
“微更新”让出行更放心
社区周围商铺、人行道是社区居民体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居民区如何实施好社区治理的重要课题。如何治理好社区周边,解决好一系列的“疑难杂症”?韵意七村居民区从倾听每一声倾诉开始,加强联动处理,做好小区治理。
“一下雨就积水,小区住户出行非常不方便!”今年雨季,韵意七村居民区倾听了不少居民关于积水问题的倾诉。部分仁育苑居民反映,小区大门口路口的地面出现积水,阴雨天更甚,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加之小区老年人居多,积水区域恰逢等车点附近,老年人上下车不便,很容易发生意外。为此,居民区工作人员迅速想办法解决难题。
据了解,积水是源于道路设计问题,窨井水平比总管低,并有雨水箅子排水不畅等症结。居民区工作人员了解后,借助镇人大相关的平台积极反映,后联系到新城公司施工队进行整治,对排水总管进行了抬高,从根源上解决积水问题。
“小区出入口的地砖就和‘跷跷板’一样,需要维修一下!”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来临前,泗滨苑门口沿街商铺连接小区出入口地砖破损的消息引起了居民区工作人员的注意,居民反映,该处地砖严重破损、松动,导致路面不平整,通行不便,还会引起积水等问题。在反映问题的次日,居民区即协调物业进行施工处理,破损的地砖被彻底清理,更换了全新的砖块。赶在台风前,地砖修复了,路面平整了,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解决了。
解决“社区”外的小事,除了要会倾听,更多的则需要有不怕麻烦的耐心。“要解决麻烦不嫌事太小,办起实事不嫌动作太快,沟通联系不嫌话太麻烦。”韵意七村工作人员如是说。
仁育苑小区位于泗泾五小正对面,每天上下学的时间段,泗滨路道路两侧停车情况颇为严重,不少家长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往往会把车辆停放在小区非机动车进出口,给社区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居委工作人员与镇城运中心等部门迅速沟通,联合探讨解决方案。在共同行动下,仁育苑大门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进出口位置均被画上了禁停网格线,小区进出的交通线终于被打通了。
通讯员 赵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