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赞探险者精神

相益辉
2021年11月25日  浏览量:86

近读《徐霞客的故事》一书,便怎么也不能释手,这位“墨颧雪齿,身高六尺,形似枯木”的老人,分明是一位“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勇士。徐霞客,我国明代著名旅游家和地理学者。一生不慕功名利禄,而对祖国的河山地理、地形、山脉、山系、动植物资源以及风土人情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他的许多考证,要比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早得多。被人称为“世间真文学、大文学、奇文学”的《徐霞客游记》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与《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一起,被誉为我国明朝末年四大科学名著。

人们在赞赏徐霞客的成就时,不能不对他那大无畏的科学探险精神叹为观止。从1607年徐霞客22岁起,他就“拂过泰山石,摸过黄山松,挹过庐山瀑,攀过华山峰,他到过莎伽岛,屐过罗浮,登过雁山顶,踩过恒山巅”;北抵燕幽,东达粤闽;西入滇南,足迹遍及16个省区。他不避风霜雨雪,不畏艰难险阻,大半生‘不计年,不计程、旅泊岩栖,游行无碍’,‘高而为鸟,险而为猿’,四海为家,三十四年为一日,‘虽食无盐、卧无草,甚乐也’”。他旅途多次遭劫,数次断粮,却从未稍移其志。他跋山涉水,偏向险途行,这种履险若夷,甘之若饴的精神,实属罕见。尽管这样,他在旅行中坚持身体力行,每日笔录,即使曝宿山野,寄生草莽,也要在松明或篝火的映照下撰写《徐霞客游记》。

走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三百多年前的徐霞客,之所以能领略“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就是因为“有志”之故呢?时至今日,世上仍有许多“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未被发现,“人所罕至”,但只要有徐霞客这样大无畏的探险精神,宇宙间还有什么奥秘不能被解开呢?

相益辉

上篇:桃源美景在索溪(下)
下篇:台湾,祖国的宝岛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1-11/25/000333.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