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泗泾镇多方努力下,江川北路218弄的居民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愿望——用上天然气,居民的生活一下子方便了,赢得了一片赞誉。然而,老旧小区的问题仍相当冗杂。既然有了此前推进工作的经验,有没有可能再帮助老小区改变一小点、提升一小点,让居民生活再方便一小点呢?
江川北路218弄共有居民48户,建成于1997年,属于散落的老小区。内部空间狭小、仅有唯一一条不宽的道路作为小区主干路与出入口、房屋主要出租给外卖小哥及就近从业人员……因此,大部分居民选择了电动自行车出行。然而,小区原有设计中,却没有任何配套充电设施。“当初,这个半封闭楼道飞线充电现象多发,居民区不断出动人手整治,却始终收效不高。”中西居民区工作人员表示,充电乱象“返潮”不仅让居民区工作人员头疼,不少居民也忧心忡忡,担心楼道安全,不时前来询问安装公共充电设施事宜。
尽快用上充电设施关系着几十户居民的切身需要,但是要想促成这一桩小事落地,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早在2020年下半年第一次推进加装充电设施工作时,为保证小区唯一通道畅通,居民区便会同相关部门一道,想依托该小区楼下原有的非机动车库进行改造。那么这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呢?但实际上,该小区属于集资房,由于当年生活条件所限,小区建设方在建造车库时未考虑到所有居民都有使用车库需求的情况,仅按照约2:1的比例建造了23个车库,车库的使用权也就由当时有需要的居民出资购买,造成了该方案阻力较大。因此,加装充电设施计划不得不另寻他路。
另一方面,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难点问题的讨论也并未停止,镇城管委会在每一次例会中都会组织各单位商讨解决方案,通过这一平台,泗泾镇多部门进行了动态跟踪。在一次次讨论、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一个在主干路安装可伸缩式充电棚的想法,打开了如何保证充电设施尽可能不影响通行,又尽可能多安装的新思路,并获得广泛认可。“这样的充电设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也不涉及居民关注的车库使用等问题。”中西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到。今年9月,有关部门先行为小区安装了20个简易充电口,解决居民的迫切需求,再为小区新铺了沥青路面。如此一来,这个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老式小区终于成功完成了改造。一位居民表示:“现在路平了,充电的地方有了,方便了很多。”
据了解,后续充电棚设备将于明年2月进行安装,届时,“充电口+伸缩式充电棚”组合而成的充电设施将切实惠及这里的居民。通讯员 赵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