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党群全覆盖、功能全拓展、服务全新化”的建设理念,会同综合党委、工、青、妇等部门合署办公,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区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功能,加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等部门的常规业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中心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践行为民服务的抓手,结合各部门的联动功能优势,通过打造“四大平台”,让为民服务“直抵人心”。
打造“一门式”
综合学习平台
利用好“三大课堂”,牢牢把握“学”这个基础。用好“红色课堂”,把牢思想“总开关”。利用好中心内智能设施,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提供服务保障。整合区域红色资源,相继推出“人文之辉”“产业之舞”“和谐之韵”红色线路,并配套推出“初心”讲解服务。用好“名师讲堂”,配好成长“营养餐”。依托社区党校,邀请专家学者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讲政治理论,精心搭配“营养菜单”,为党员干部补足“成长能量”。同时,通过情景党课、音频党课、红色音乐会、吾讲“四史”微党课等活动,增强政治教育的感染力。用好“实践学堂”,练就过硬“真本领”。依托党代表工作室、书记工作室,及时收集、反馈社区群众需求。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党员能在创全、抗疫、拆违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加强磨炼,彰显风采。
打造“一体式”
志愿服务平台
建立全天候志愿服务站、爱心接力站、健康小屋,为社区老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茶水、助餐、体检等,让党员群众出门就能遇见“美好”。在门卫处设置的“一网通办”自助终端24小时开放,实现党群服务“不打烊”。聚焦居民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成立“驻心泗水”特色服务联盟,下设泗方汇、泗家人、泗民益、泗忧解四个子项目。“泗方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泗家人”以居民健康为着力点,提供线上线下的医疗卫生资源;“泗民益”立足居民生活需求,将便民服务送进社区;“泗忧解”通过设立“微光”心理志愿小组,为不同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打造“一链式”
基层自治平台
充分发挥好书记工作室、职工服务站、代表委员工作室的汇智聚力作用,形成社情民意“连心桥”。此外,由中心牵头,在3个社区党委内成立“红色议事厅”,政府职能部门、居民区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代表组成议事主体,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采众议。在面对部分小区照明设备老旧、泗凯路沿街商铺污水满溢等问题上,议事厅以“自主提事、按需议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的“同心圆”协商模式协调推进,组织人员现场办公,当场拍板,以实现“小社区”处理“大问题”。
打造“一网式”
温馨服务平台
对标党群服务圈、民生服务圈、营商服务圈和网格服务圈“四圈融合”的目标要求,做实“七间坊”融合服务品牌。依托“七间坊”,深化党建带群建促社建,通过开展下沉式、拼单式、组团式服务,有序开展党群、政务、法律、健康等综合性服务,以产业振兴、文化塑形、科技创新等多样化措施,按需置能,为居民日常生活注入幸福底色。并将项目清单、服务清单、需求清单作为抓手,细化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区发展的工作内容,以清单式、项目式推进工作落地落细,以圆梦微心愿、线上线下送关怀等形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通讯员 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