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沪上公悼
1934年11月16日下午2时,在上海铜仁路史宅举行了隆重的上海各界公悼大殓仪式。政府所属各机关下半旗志哀。
是日上午,公共租界巡捕房特派大批探捕在哈同路(今延安路)、静安寺路史宅左右戒备,并有便衣干探及武装西捕乘摩托车来往巡逻,市公安局侦缉队长也率同便衣侦探协同防范保护。史宅自大门起搭设芦棚走廊,沿宅前北向西转的拐弯处设立来宾签名处。再往前即为灵堂,中悬史量才先生遗像。四壁遍悬挽联,其中治丧处所拟挽联最为动情,联曰:“死亦寻常,忍此一刹那痛苦,有舆论在,有事实在,复何遗憾;生逢多难,综公四十年贡献,为国家惜,为社会惜,敢哭其私。”台阶上下满堆花圈,左右傍立军乐队。
当时参加大殓仪式的重要人士及社会名流有:杭州市市长周象贤、国民政府经济委员长宋志文、上海市长吴铁城、保安处长杨虎、教育局长潘公展、土地局长金里仁、地方各界名人虞洽卿、王晓籁、杜月笙、王正廷、张啸林、叶恭绰、钱新之、王云五、周作民、张公权等。外宾有日本纺织同业会总务理事船津辰一郎、《上海日报》社长波多博、日本电报通讯社上海支局长下条雄三、上海每日新闻社名越常砥、中国照相版印刷公司海纳格、德国医师恩格尔、古士巴洋行舒士德等。社会团体有:之江大学、之江大学经济学会、白虹田径队、中华国货维持会、市民提倡国货会、上海市报业职业工会、淞沪纪念广慈院、中国航空公司、上海报界工会及杭州市商会等。来宾多达二千余人,素车白马,观者塞途。
下午2时整,大殓仪式开始,由万国殡仪馆4名外国技师先将遗体穿戴整齐,外裹红缎绣花陀罗经被,周身包围,缭以红缎带,仅露头部,放入新式玻璃棺内。该棺由万国殡仪馆提供,外表为淡金色钢质造成,棺内四周以绸缎衬垫,簇成花纹,上有玻璃层盖。所盖陀罗经被系平等阁主狄楚青所赠,在前清时代,非王公大臣不能享用,且必御赐。
2时半许,在家属亲友的一片痛哭声中,行合棺礼。伴随着凄婉的哀乐,仪式依次进行。大殓仪式后,往吊宾客由吴铁城、王正廷等前导,循序绕灵柩一周,瞻仰遗容,作最后之诀别。爱国老人马相伯特意楷书米径奠字,以示公悼。
由史量才助力于日本留学毕业并获雕塑奖的金学成先生,于史量才周年纪念日前,特地为他雕塑两尊胸像。铜像面容端庄,眼神刚毅,溢射出满身的浩然正气。其中的一尊,如今就安放在泗泾镇史量才故居前厅。
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