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民间,大凡姑娘出嫁多半要坐花轿,那么,这一习俗又是从何而来,这里还有个传说哩。
相传宋建炎三年,北方金兀术大举南侵,江南大片土地沦陷。宋高宗赵构仓皇出逃。一日,他来到海边一个小村,追兵逼近,眼看就要无处藏身束手待毙,忽见前面有个姑娘,端坐在一只底朝天的大谷箩上,边做针线活边照看着晾晒的谷物。赵构急忙上前求救。姑娘当机立断,掀起谷箩,让他蹲在里面。当金兵追来盘问时,姑娘若无其事地指着远方说:“有个人往那里去了。”金兵受骗走远,终使赵构脱了险。为报答姑娘救命之恩,赵构答应待安定后会接她进宫,并以娘娘的腰间花布栏为凭证。事后,赵构派使者护送皇家花轿、半副銮驾仪仗、凤冠霞帔前来迎接。但此时,却见全村凡有姑娘人家都在自家屋檐下推出同样的“花布栏”,让使者无法辨认。无奈之下赵构便下了一道圣旨:当地村上姑娘出嫁时,可比照公主、御妹待遇,用花轿来迎娶。此事逐渐被效法,便出现了姑娘出嫁时,要坐花轿的民间习俗。
据传说,当年赵构御赐的那顶花轿金碧辉煌、华丽高贵,由16人轮流抬轿。轿高2.9米饰有精雕妆金吉祥故事人物三百多个,轿顶四面以及中央,雕饰重重叠叠的重彩、楼台亭阁,称之为“五岳朝天”,形成大花幡“魁星”跃立正中顶点,独占鳌头。花轿抬起时,众多的雕像个个晃动、铮铮作响。花板辉煌、明镜熠熠、宫灯围照、排隐映彩,足见其气派和奢华。
丁杏芳 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