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事”着眼,关注居民诉求,倾听居民心声。泗泾镇茉莉雅苑的居民以老人和出租户为主,由于设备、设施逐渐老化,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面对居民的“烦心事”,韵意一村居民区积极作为,受到居民的好评。
抬高路面,小路从此不“坑”人
“这里一到下雨天就积水,根本没法走,旁边路又滑,得绕远路才行。”夏季雨水增多,小区里一条绿化走道常常被淹,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韵意一村居委会在收到居民反映后,第一时间找到小区物业商议解决方案。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绿化走道有一段长约3米的低洼路段,正是地势原因导致了积水。找到症结所在,居委会对症下药,在走道下增加了水泥、黄沙。路面加高后,即便大雨滂沱,绿化走道也不再积水了,考虑到路面的整体美观性,施工方案中特意选择了与原先一致的路面材料。
裂缝消失,居住不再“吓丝丝”
“一楼外墙出现了一条裂缝,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啊?”在小区外墙维修期间,居民对发现的外墙裂缝感到不安。社区工作人员向施工方咨询后了解到,该裂缝是由于地基沉降导致的,且底层开裂的部分为装饰面,不会影响居民楼的安全。
虽不存在安全隐患,但裂缝还是让居民感到紧张。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李淑雯找到施工方协助处理,先用砖块填补了裂缝较大处,再在表面封上了抗裂砂浆网格布防止再次开裂,对于裂缝较小处则用水泥修补后再用网格布、防水腻子等采取了二次防护措施。“没想到居委会还是让施工队迅速补好了缝隙,现在,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了!”居民郝女士对社区工作的贴心细致赞不绝口。
设备升级,可扫码、能退钱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居民选择非机动车出行,韵意一村居民区的非机动车数量也日渐庞大,为此,社区设置了14个非机动车充电棚、21个非机动车充电桩,每个充电桩基本保证在8个充电位以上,尽可能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然而,充电需求满足了,有居民提出意见,使用充电桩时只能选择投币支付,一元钱可以充4个小时,可若未充满4小时也不会退还多余费用,日积月累是一笔不小差额。发现不合理设计后,社区工作人员会同物业公司及充电桩安装公司,对非机动车充电棚设施进行了升级。
升级后,设施改进为“硬币支付+手机扫码支付”双渠道,如果未充够时间,选择“手机扫码支付”渠道的余额可直接原路退还至支付的手机账户。目前,韵意一村居民区非机动车充电棚已全部完成升级。
“真的是蛮惊喜的,没想到这么快‘吞零钱兽’就变成了‘找零钱兽’,升级后的非机动车充电桩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付款方式。”居民葛先生对充电桩设备的升级感到欣喜。通讯员 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