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拱(弓)一箭安一方”的由来

穆紫
2024年01月25日  浏览量:24

听老人们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泗泾塘里蛰居着一条巨大的“孽龙”,也有人称它为“蟠龙”,故而泗泾塘也有人称它为“蟠龙塘”。而“孽龙”在泗泾当地口音中与“泥龙”音很近,所以也有人就叫“泥龙”。它的头在今天的九里亭,而尾巴呢?深藏在泗泾塘西首的杨家汊里。据说,这条孽龙是因为在天宫里调戏仙女犯了天条,而被玉皇大帝贬到地下来的。但它还不死心,还指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天庭,于是它吸天地日月之精华,不断修炼。

孽龙朝思暮想重新上天,被天上巡视下界的一只“九头神鸟”窥破心思。神鸟思忖:孽龙一旦得道成仙,从泗泾塘里腾飞上天,到那时,泗泾、七宝两地都会淹埋在它兴风作浪的泥潭里,那老百姓可就遭殃了。于是,它就摇身一变,变成一位游方和尚,向人们透露这孽龙的恶心思,并告诉大家如何用“三拱一箭”来“安一方”的办法对付孽龙。

人们按照游方和尚的话,在九里亭建起了一座亭子,压住它的龙头,不让它昂首抬头;而在泗泾镇区的泗泾塘上,建成了普渡(又称东市桥)、福连(又称中市桥)、武安(又称西市桥)三座三孔环洞石拱桥,因石拱桥架在河上似一张“弯弓”,故又称之为“三弓”,以镇住它的龙身和龙尾;加上在东田寺建造的“迎阳宝塔”作为一“箭”,用“三拱(弓)一箭”镇住它,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以确保当地一方平安。而在泗泾塘两岸的河边上,还夯下一排排坚实的木桩。据说,人们在夯木桩时,整个泗泾塘的河水都被染红了。大家都说这是孽龙身上淌出来的血。

孽龙被镇住了,泗泾、七宝两地也被保住了,泗泾塘两岸的百姓欢欣鼓舞、拍手称快。这时,有人看见那位帮助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的“游方和尚”,重新变成一只美丽的九头鸟,迎着祥云飞向天空。可惜的是,东田寺的“迎阳宝塔”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普渡、武安两座石拱桥也在建国后改成了公路桥。有幸的是,2002年10月在原西关帝庙对面的泗泾塘畔,建成了一座高35.18米、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并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作为“一箭”,取塔名为:“安方塔”,意思是保一方平安,以对应“三拱(弓)一箭安一方”之说,让泗泾的老百姓永远幸福安康。穆紫 口述

上篇:新春喜挂中国结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4-01/25/000787.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