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探寻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7月18日上午,泗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镇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开展“悦读泗界”人文行走之“英烈不朽 红色永志”红色路线行走活动暨红色文化月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第一站,青少年们来到了松江四中的——上海国爱红瓷馆红色瓷器展览参观。由松江四中的小讲解员带领孩子们从“历史峥嵘——人民军队的奋进历程”“理论灯塔——人民军队的思想指引”“岁月传奇——人民军队的十大元帅”“军民共情——人民军队的与民为伍”等4个方面领略红色瓷韵、革命征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在革命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对党领导人民开展救亡图存的革命历程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阿庆嫂是千千万万抗战妇女的化身,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智斗敌人从容不迫,请问阿庆嫂是哪部红色经典现代京剧中的人物?”在展览馆内,面对讲解员的提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沙家浜!”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孩子们深刻了解了新四军战士与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杀敌报国的英勇事迹。
参观完红瓷馆后,讲解员及老师们带领孩子们一同前往马相伯故居参观。
“他自称是一条狗,却希望让所有中国人活得像人……临死前,他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有的人‘死’了,才开始真正地活。马相伯走了,但留下了复旦大学,留下了教育救国、兴国、强国的梦想。”孩子们听着学生讲解员的解说,浓浓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大家驻足观看着一张张浓缩马相伯先生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的文字及相关图片,重温马相伯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的同时,一边记录新知。在这里,孩子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况下,马相伯为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断奋斗,为迷失的旧中国提出一条“教育兴国”的康庄大道。通讯员 赵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