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增强超大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文件精神,泗泾镇党委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坚持统一思想、系统谋划、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有力有序做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工作。
健全组织 织密体系
全覆盖搭建组织工作架构
泗泾镇现有市场主体6953个,从业人员超3.6万。在原85个“两企三新”党组织基础上,划分3个网格,新建3个街区党支部、3个商圈党支部及产业园区党支部,新纳管流动党员102人,转入党员27人,收到入党申请书3份。创设“领导包格、干部包街、党员包户”工作机制,配强支部书记等三人工作组,统筹公安、城管、市监及机关企事业等力量630人,下沉各网格包保联系市场主体。落实“三必访”和“四听四问三关切”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实现每个市场主体都有一名走访联络员,每次联系都有一条走访日志,每两月完成一轮全覆盖走访。
建强阵地 统筹力量
全链条筑造资源支撑平台
以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做实支撑保障。在优化布局上,配套健全党群阵地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党群服务阵地网络。在3个网格主阵地规范设置“三室两厅一吧”(街区支部工作室、组织生活室、治理议事室、服务大厅、宣誓大厅、初心书吧)和“两个空间”(新就业群体服务空间、特色支部空间),此外,按需设置白领共享自习空间、就业开放工位等。在功能重塑上,始终把政治功能作为党群阵地的首要功能,创设“看听学做”四步工作法,设计14套组织生活模板,落实点单、接单、派单和上门服务等移动式党群服务功能,截至9月底已有60余家新兴领域党组织在主阵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精准服务上,依托阵地建设,就近提供休憩、充电、应急药品等服务,进一步挖掘整合工会、企业、商铺等资源,落实16个“暖新驿站”。发布12个治理项目及微心愿,13个新兴领域党组织认领。
强化引领 推动融合
全周期营造有效运转环境
着眼系统化、一体化,推动组织架构全覆盖、功能作用全覆盖。抓实支部运转。街区党支部在“两企三新”入驻第一时间,落实同步联系入驻群体、同步配备党建力量、同步做实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党建活动的“四同步”机制。为2136户商铺发放知“新”服务卡、党员“新”指南、开店“新”锦囊、服务“新”菜单、联“新”二维码,实施“五项暖新”举措。下塘街区党支部为应对国庆期间老街大客流,组织老街商圈、沿街商铺、区域单位及周边居民组成二十余人的平安志愿队加强巡逻值守,护航平安节。
彰显组织活力。3个街区党支部分别创设“新凯红色议事厅”“下塘递泗声”“会波有话大家说”等问题收集、解决、反馈平台,形成支部举手、网格响应、三级处置、闭环销号的问题解决机制。收集问题诉求68条,解决商圈乱停车、非机动车充电难、道路梗阻等各类问题60个。
助推发展 赋能治理
全方位彰显常态长效成果
坚持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和政治成效、经济成效、社会成效同步彰显。针对“小个专”群体,开展“亮牌争先”活动,激励商户诚信经营、践行社会责任。如夜市商圈党支部链接20余家企事业单位,以夜市生活节为契机,为11家商户挂牌“友好商户”,形成党员商户引领、热心商户响应、普通商户跟进的友好商圈自治氛围。依托街区治理及商户自治双平台,发布“五类车”整治、规范油烟管理、明厨亮灶等7个治理项目,为商圈综合治理建立常态化保障。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做亮“领跑者说”党建品牌,举办科技创新、党建创新深度融合项目成果交流展示会、文化品牌大会等活动,打造“平台+服务+营商”资本赋能新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接下来,泗泾镇党委将继续按照市委、区委关于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要求,聚焦重点,凸显成效,不断拓展工作力度、深度、广度,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全面发力,实现泗泾基层党建能级整体跃升。松江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