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名家修。清光绪五年 农历十一月廿一日(1880 年 1 月 2 日)生于江苏江宁县龙都乡杨板 桥村。清同治三年(1864 年)其父 史春帆移居松江府娄县泗泾镇,开 设太和堂中药店。其父为人耿直, 恪守职业道德而深得人们信赖。
史量才七岁时,母亲在乡下去 世,于是,其父将他带到泗泾,从塾 师戴葵臣读书。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年),史量才以娄县籍中秀 才、补娄县附生。戊戌变法后,受维 新思想影响,他放弃科举,改学日 语及自然科学。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年),史量才考入杭州蚕桑馆 学习。翌年寒假,与地方人士一起 筹款倡议新学,创办米业私立养正 初级学堂。蚕桑学馆毕业后,光绪 三十年(1904 年),史量才在上海创 办女子蚕桑学校,开我国女子职业 教育的先河(后该校迁至苏州浒墅 关)。同时又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 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 女校任教。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史量才参加上海学界组织的 宪政研究会,是早期会员之一,同 时与黄炎培等人发起组织江苏学 务总会。
他反对清政府向列强借款筑 路,参加收回路权运动,被推举为 江苏铁路公司董事。沪杭铁路全线 桥梁五十余座,其中石湖荡斜塘大 桥久不完工,他亲临现场督察,历 尽艰难,工程得以竣工,因餐风露 宿,得终身不愈之胃病。由于其办 事精明干练,深得教会总会长、铁 路总协理、状元张謇的赞识倚重, 得名“量才”。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任《时报》主笔。越年,发起成 立全国农务联合会,史量才以才 干、胆识、学养被推为总干事。
清政府在他家乡南京清凉山 丁家桥举办南洋劝业博览会,史量 才召集全国农学家参与审查研究 展品,以此来推动、促进全国农业 的发展,抒负才报国之志。
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宪政研 究会主要成员的史量才,协助张謇 参与江浙沪三地联络各省都督召 集会议,为组织中央政府人选共商 国是。他不分昼夜,机智冒险,风尘 仆仆奔走联络于苏沪杭之间,实为 革命运动忠实的“马前卒”。与此同 时,还将他的上海女子桑蚕学校借 给陈其美用作军事勘察据点,实为 上海光复的功臣之一。他还积极参 与在上海举行的南北议和会议协 商工作,期盼国家安宁之时早日到 来。其间,他参加江苏独立运动,响 应革命,曾清理江海关财务并任松 江盐务局主任。为陈其美筹款,往 来于沪松间,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 议员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