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许多商店、餐馆、酒家、茶楼都注意在门联上做文章,以此招揽顾客,图个生意兴隆。有趣的是一些门联巧妙地嵌入店堂招牌名称,读来别有情趣。
传说江南某地有家“东兴酒馆”,开业以来生意萧条,后来一个过路举人为其题了一副门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正好嵌“东兴”二字,从此人们慕联而来,生意也逐渐好转。广州有家“陶陶居菜楼”,几十年前,曾以20块大洋征得一副脍炙人口的妙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不进。”这副楹联不仅藏了四个有名的典故,而且用鹤顶格巧妙地嵌入了楼名,可谓构思精巧。
广东潮州的“韩江酒楼”有副门联是“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璨登楼。”此联首冠“韩江”尾嵌“酒楼”,又用了四个历史名人的典故,配合巧妙,可称工绝。
太原有个专营正宗川味的“文瀛酒楼”,有一门联:“文同画竹韵满瀛;酒仙邀月清溢楼”联中引用与四川关系密切的古代名人文同和李白,又将酒楼名称嵌入联内,别有一番情韵,更增宾客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