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这是古代一位诗人咏杭州山水张小泉剪刀的诗句。他把张小泉剪刀与青山、碧湖并列也作一景,可见它的盛名历久而不衰。
张小泉剪刀始于明末清初,已有近四百年历史了。当时,张小泉的父亲张思家有一手制作剪刀的高超手艺。他从皖南迁到杭州,就在城隍山脚的大井巷口靠打剪刀糊口。因为他选的钢质量高,手艺又好,制作十分顶真,所以剪刀又锋利又耐用,与众不同,渐渐出了名,后来冒牌的多起来,到张小泉继承父业以后,一方面继承了他父亲的手艺,保持了优质剪刀的传统;一方面改名张小泉剪刀,以区别于那些冒牌货。不过,由于剪刀质量好,群众欢迎,别人又渐渐地冒他的名了。以至于在杭州“小泉满街巷”了,张小泉几乎成了剪刀的代称。传说乾隆皇帝一次去杭州,乔装平民游城隍山,路过张小泉剪刀铺门口,慕名买了一把剪刀,使用之后感到很满意。以后,他每年要派人到杭州采购张小泉剪刀,供宫内使用。在国外,它也很早享有盛誉,参加过多次国际博览会,夺得银牌奖,二等奖和四等奖。
张小泉剪刀从形式到质地,都有它的特点:式样精巧,别具一格;镶钢均匀,刃口锋利;销钉牢固经久耐用;品种多样,装饰美观。除供日常生活用的有:家用剪、裁衣剪、绣花剪、旅行剪、照相剪等;工业用的有:棉纱剪、麻纱剪、料剪、蟹剪、玻璃剪等;农业用的有:桑剪、整枝剪、高枝剪、桔剪、羊毛剪、中草药剪等。剪刀头有:长头的,圆头的、尖头的、阔头的、翘头的。剪刀大的长36寸,7斤多重,小的只有1.5寸长,4钱多重,差不多火柴盒也能装下。记得在1978年9月的一次浙江省剪刀质量评比中,它的一号民用剪刀可一次剪断迭起五十层厚的白细布,剪来干净利落,纹丝不透,观者无不赞不绝口。
许稼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