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大居成立于2013年,现下辖16个居民区,管理服务人口8万余人,由于导入人口众多、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居民归属感相对较弱、参与社区活动较低等社区治理“先天不足”因素凸显,为此,镇党委高度重视精细化治理,坚持重心下移、权利下放、资源下沉,在大居启动“大党委制”并下放“三权”(即执法权、议事权、财务权),以增强社区党委“轴心”作用。今年,镇党委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心,又在社区党委层面成立“红色议事厅”,会同“党代表、人大代表进社区”、举办“现场办公会”形成“强强联合”,助力“三权”落实到位,真正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好事办到群众家门口。
全民参与,共筑“同心圆”。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镇党委积极鼓励红色引领、全民参与,并给予经费上的适当支持,让议事厅顺利运作。议事厅以“自主提事、按需议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的“同心圆”协商模式,激活社区自治体系活力,推动实现从共识进阶到共治,从共治升华为共享。今年,在议事厅上提出的“部分小区照明设备老旧”问题,社区党委迅速联系泗房物业,更换新路灯300盏,并联系国家电网在新凯社区12个居民区设置公共事业缴费终端,以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跨前一步,拉近“心距离”。架起议事平台,跨前一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事,从中拉近群众距离,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红色议事厅积极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进社区”的指导作用,拓展履职渠道,让其倾听“民有所呼”。为将执法权落实到位,议事厅还将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一并纳入,同时依托16个居民区的城管工作室,有效解决小区违章搭建、圈占绿地、占用消防通道、房屋拆改等违法违规问题。具体由城管中队副队长直接协调,8名工作室成员根据任务清单,按照“定人定时定点”的服务机制开展工作。如有疑难杂症,按轻重缓急逐项排列,将其放上每月1次举办的议事会上予以协商解决。在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执法队员在新凯一小区内发现有居民违章搭建鸽棚,这一扰民问题立即被上报至工作室,考虑到人手紧张等因素,议事厅与城管中队共同协商,开展集中整治。最终,仅用一周时间,将违建全部依法拆除。议事厅的设立不仅拉近执法部门与居民的距离,也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进一步优化“大治理”下的“小联动”。
人民至上,绣出“针脚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勾勒个性化需求,织就专属服务,真正将民意“落下去”,民心“聚起来”。使政府工作从“单一布局”向“整体谋局”转变,将事权落实到位,明确红色议事厅由社区党委牵头,政府职能部门、居民区党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区域单位等组成议事主体。社区党委起到社区治理引导者及辖区资源调控者作用;居民区党组织设立“议事箱”、“议事栏”,最大范围收集居民诉求,成为政府与群众间的沟通桥梁;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面对大居“泗凯路沿街商铺污水满溢问题”上,议事厅积极协调推进,组织人员现场办公,当场拍板,结合雨污分流改造,以“一次施工”解决几个社区共同存在的“肠梗阻”问题,进一步实现“小社区”处理“大问题”。
通讯员 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