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每个行业里都有师祖,理发行业的师祖是罗祖道士。过去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凡理发的都会关门歇业一天祭奠他。据说,这种风俗还是自清朝雍正年间才相传下来的。
原来,雍正是个瘌痢头,终年疮疤,加上当时的“待诏”(待命供奉的剃头师傅)所用的工具简陋,仅有剃头刀一把。所以,尽管“待诏”们倍加小心,总要剃痛雍正。而雍正又生性残忍,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是欺君之罪,一律问斩。杀得宫内、宫外的“待诏”们再也不敢为雍正剃头了。
那时有位姓罗的道士,怜悯“待诏”们被无辜受戮,就想法改进理发工具,并习练梳剪,讲究刀功。雍正五年正月十六,又到剃“龙”头之日,太监们到处寻找,连个“待诏”的影子都没有,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谁知罗道士却一摇三摆地闯进宫门,毛遂自荐,声称是来替皇上“待诏”的。太监们正愁交不了差,便将罗道士带入宫中,替雍正剃头。他先用药草浸泡温水,将雍正的头冲洗了一遍,再用梳子将头发梳开,尔后用剪刀剪去长发,使疮疤暴露,再用剃刀在疮疤的空隙间迂回弯曲的剃去长发。由于罗道士在中草药里用了一点麻沸散,起到麻醉作用,使雍正一点也不感觉到疼痛。这样,雍正不但没有杀罗道士,还叫御膳房赏赐给他一碗莲子羹。
罗道士当时进宫剃“龙头”,知情者都替他捏一把汗。谁知,当天他却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大家都感到无比惊奇,许多暗藏在别处的“待诏”都纷纷前来打听,罗道士便将内情一一详述给大家听,并将他的工具和技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从此,“待诏”们不再怕被唤进宫剃“龙”头而被杀了。后人为了纪念罗祖道士,便尊他为理发业的祖师爷。而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也被认定为纪念罗祖的祭奠日。吴稼琪 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