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报业巨子史量才

穆紫
2021年12月10日  浏览量:88

(七)女子蚕校

史量才办《申报》,众所周知,而他办蚕桑学校却鲜为人知。

那是1904年春寒料峭时节,上海南市高昌庙桂墅里的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开学了。校长史量才兴高采烈地在校门口接待前来庆贺的友人,随即将腼腆、老实的新婚妻子庞明德介绍给大家,并说:“让她给女学生们带个头,做个样子,这就是女子在天地间自立!”人们纷纷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庞明德。羞得这位刚从乡下到上海来的年轻女子面红耳赤。

新生陆续到全了,二十名16岁至18岁的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在她们父兄的陪同下,满怀喜悦和希望踏进了女子蚕桑学校的大门。当她们发现校务先生原来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先生,又是校长太太时,心存的顾虑和陌生感顿时烟消云散了。女子蚕桑学校顾名思义是培养懂科学的养蚕植桑能手的职业学校。早在1902年,史量才从杭州蚕桑馆毕业后回到第二故乡泗泾不久,就受聘进沪上务本女校教书,他曾产生一个想法:女子的智力不亚于男子,她们不能只做太太、夫人,或者是丫环、奶妈,她们应该从“三从”的压迫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向社会,为贫穷落后的国家创造财富,贡献自己的一份聪明才智。清王朝晚期,政治腐败,国力衰竭,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之忧而忧,无不以探寻救国良方为己任,史量才也不例外,他在教学中发现了占人口二分之一的妇女的潜力,便毅然决定自己办学,让女子,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女子,掌握初级文化知识,学会一两门谋生技艺,能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

教师们在课堂上传授蚕体生理、病理、饲养等知识,还结合时令指导实习。女学生们个个吃苦耐劳,养蚕时将沉重的蚕匾掇上掇下,又要轮流守夜,毫无怨言。育种时,要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蚕蛾交配,必要时还要小心地辅以人力帮助。经严格的教学指导,加上女学生们勤奋好学,她们都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毕业后或自立门户,或受聘于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才。而史量才创办的女子蚕桑学校无疑为女子学科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影响甚深远。(未完待续)

穆紫

上篇:没有了
下篇:重阳起源和“九事”缘由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1-12/10/000353.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