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别称万寿寺、宝华教寺,是上海地区现有最古老的寺庙建筑。宋代建于今大场附近,元延祐七年(1320年)释妙心移至桃树浦,寺名源于佛经《成唯识论》,取其“真实”“如常”之意。明清间陆续建了送子观音殿、韦驮殿、伽蓝殿、大悲阁等十多座配殿和附属建筑,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落。
680多年来,真如寺历经沧桑,至建国时,仅存大殿和少数配殿。幸存的大殿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额枋上双钩阴刻基记““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告诉人们这是元代旧物。大殿两边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时的楹联。如此完好的元代木建筑,不仅是上海滩上唯一,在江南也只有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吴县东山轩辕宫和浙江金华天宁寺三处。因此,早在1959年真如寺就被公布为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后修复了三开单檐的原麓,悬挂已故赵朴初居士题写的匾额。
由新加坡高僧性仁大师捐赠的3尊玉佛供奉寺中,其中卧佛像长8.1尺,重1.3吨;两尊坐像则分别高6.6尺和2.8尺,重2.5吨和1吨。佛像庄严雄伟,庭院中还有一株古银杏,与寺同寿,树心已中空,但内长树一株,呈“树中树”奇观,吸引众多香客和游人观赏。
叶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