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可怜一曲《长生殿》

薛美丞
2022年09月19日  浏览量:180

公元1688年,即康熙二十七年,在北京城里到处传抄着一部刚刚脱稿的传奇,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戏曲之一——《长生殿》。它的作者便是做了二十几年国子监生的洪升。

洪升,字眆思,号稗畦,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名门望族,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教养,曾受业于当时的大诗人王士帧等,和知名文人赵执信交往甚密。《长生殿》描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他的妃子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它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它的演出曾惹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铸成了一桩千古冤案。

就在《长生殿》完成创作后的第二年,康熙的皇后佟氏死了,按照清朝的制度,这是“国丧”。在京的军民人等要素服二十七日,百日之内不能作乐。但一般都只在二十七日内遵守,百日之期则并未认真实行过。因此皇后死后未到百日,洪升的好友赵执信便邀集了戏班演出起《长生殿》来,不想此事却被当时的御史、赵执信的仇家黄六鸿抓住了把柄。原来黄六鸿在做官之前,初到北京时为了寻找门路曾向赵执信送过礼,曾遭到赵的奚落,因而怀恨在心。这时,黄六鸿便借机公报私仇,对赵进行弹劾,告发他们“‘国丧’期中演戏,是对皇后的大不敬”。这一弹劾刚好迎合了“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的康熙皇帝的心,《长生殿》中关于安禄山造反的描写是很容易激起人们的联想的,加之剧中《絮阁》一出,写梅妃入宫不得宠幸,又使康熙怀疑是在影射他的父亲顺治。这样一来,《长生殿》的上演便酿成了一场灾难,甚至连看戏的人也不能幸免均遭受惩罚,洪升当然难逃株连,被革去国子监生,逐回杭州,从此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栖栖终短褐,此意向谁言?”凄苦之情,不可言说。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竟失足落水,死于吴兴。一代文豪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民群众对洪升的不幸遭遇是寄予深刻同情的。当时民谣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就是明证。《长生殿》中的许多曲子在民间传唱不息。当时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话流行(“不提防”是《长生殿》中“弹词”一出【一枝花】的头三字;“收拾起”是另一剧作家李玉的《千钟录》中“惨睹”一出【倾杯玉芙蓉】的头三字),可见人民对《长生殿》的喜爱。薛美丞

上篇:米肠鱼的传说
下篇:欧阳修慧眼识“三苏”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2-09/19/000546.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