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陶宗仪和“南村草堂”

穆紫
2024年05月05日  浏览量:33

在法国巴黎大学图书馆里,收藏着我国元末明初的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的巨著《南村綴耕录》。这在国外大学里显然是不多见的。《南村辍耕录》共30卷,记载了元代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民俗民风、农民起义等珍贵的文史资料。而陶宗仪在泗泾南村前后隐居的几十年中,耗费二十多年时间写成了这部巨著。

(一)少聪颖应试不举弃仕途

陶宗仪(1321—1407)字九成,号南村,浙江台州黄岩清阳路侨峰江下陶人。相传系东晋陶渊明的后代。其父陶煜,字明元,自号逍奥山人,又更号为白云漫士。陶煜自步入仕途后,于元至元六年(1340年)到至正二年(1342年)期间,在松江府椽吏任上。虽官职平平,却青史留名。元·郑元祐《侨吴集》卷《白云漫士陶君墓碣》以及杨维桢《东维子文集》中均有其业绩记述。如记上海贫民徐德诉讼:“戴千户抢劫二人,瘐死十九人,具狱,民皆以为冤”,陶煜为之平反昭雪。在松江府任上,他勤勉政务,依律严治恶少,扶弱惩强,为百姓扬眉吐气做了不少好事。

陶宗仪在黄岩度过了他的幼年,后随其父官游浙北。从业师钱壁(字伯金,华亭人),业师的处世为人也给陶宗仪很大的影响。他从小谦和待人,认真好学,奋发上进。跟舅父赵雍刻苦学习书法,深得书法真谛,尤其擅长篆书。少年时的陶宗仪便十分聪颖,熟读四书五经。以后又得到名儒杜本、张翥、李孝光指点,学问大有长进。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尚青春年少,亲友师长都认为此番应试,凭他的学问,功名唾手可得,前程也不可估量。不想应试结果却是名落孙山。这不但出乎大家的意料,更给陶宗仪以沉重的打击。从此他不求仕途,而是专心读书,天文、地理、阴阳算术无所不学,成了一位学问丰富、与一般文人截然不同的“杂家”。这给他以后造就成文、史学家打下扎实的根基和浓厚的兴趣。

穆紫

上篇: 铁链条和铁梳子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TOP


http://1.15.183.186/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
http://1.15.183.186/content/2024-05/05/000840.html
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电子版